支持多維,請點擊我們贊助商的廣告

《天葬》  王力雄 著

第三章確立主權的互動(6)

【多維連載】

一九○六年到一九○八年之間,他被派到西藏整頓藏務。選擇一外交官整頓藏務,此舉反映了清政府對西藏問題的定位。張蔭棠以欽差大臣身份到藏不久,朝廷擢升他為駐藏幫辦大臣,他堅辭不受。他知道駐藏大臣在藏人中已失去威信,戴上那麼一個帽子,對個人雖是升遷,卻會“蹈常襲故,復為藏人所輕視,反致一事不能辦......於大局無益而有害”〔30〕。可能他心裡還有沒說出口的理由,去做幫辦大臣,上面還有一個為正的辦事大臣,事事掣肘,關係難處,莫不如保持欽差大臣的威嚴和自由,更有利於其在藏的使命。

張蔭棠進藏後,首先大刀闊斧地清除時弊,整肅吏治,參奏了駐藏大臣等一批貪官污吏,使其受到懲處。他在藏人心目中威信較高──他帶進西藏的花種至今仍被藏人稱為“張大人花”──此舉為關鍵因素。老百姓喜歡“包公”式的清官,此乃不分民族的群眾心理。其實張蔭棠的治藏思想和措施,對當時的西藏實為顛覆性之威脅。張蔭棠口才不錯,他曾抱病到大昭寺給西藏僧俗官員演講物競天擇之理與富國強兵之道,講得聽者感動流淚。他發佈全藏的《傳諭藏眾善後問題二十四條》也寫得恩威並重,選幾段奇文共賞﹕

......西藏介居英俄兩大國之間,因係中國屬土,故英未敢吞併。如有奸臣進讒,或勸袒英,或勸袒俄,此皆可殺。或英俄行反間之計,勸爾背漢自立,歸他保護,此係吞併之詭謀,切宜勿聽。中國撫有西藏二百餘年,未嘗取西藏一文錢入中國,反為西藏糜費去數千百萬。實念西藏百姓與中國血脈一線,如同胞兄弟一樣。大皇帝撫莫大之恩,爾子孫世世不可忘。

西藏內力未充,不可輕開邊釁,與人戰爭,自取滅亡,宜忍小忿以圖自強。凡事稟命大皇帝然後行,爾藏官平日亦要講究萬國交涉公法。......開埠辦法,種種不同,必如何方能不失主權,而興商利,稍有不慎,事權為人所牽制,而通商適成漏卮,商戰之敗,害尤烈於兵戰。方今地球上萬國交通,斷無閉關絕市而可以立國之理。稍知時務者,當破除昔日禁民貿易之迂見,蓋商務旺則其國富,國富然後可以籌餉製械而兵強,自然之理也。

拉薩城破,達賴出奔,實為唐古特千年未有之奇辱。爾等宜將戰敗殺戮慘狀繪為圖畫,懸諸三大寺門口,永遠不忘此恥。勿謂今日和約可長恃,當常思念敵人猝來挑釁,長驅直進,爾等有何策以禦之﹖知舊兵不可用,不能不改練洋操也﹔知舊槍不可用,不可不改製快炮也﹔糧餉不厚,不能得士卒之死力也﹔偵探不密,不能知敵軍之內情,地圖不精,營壘不能佔形勢也﹔測量不準,槍炮不能命中也。事前不能一一籌備,敵至復束手無策,爾等其熟籌方略以對......

張蔭棠規劃的治藏方案,核心可用他自己說的一句話概括﹕“惟整頓西藏,非收政權不可,欲收政權,非用兵力不可”〔31〕。其具體措施,集中體現在他向朝廷上奏的“治藏十九條”中。了解中國的治藏歷史,此十九條不可不讀,故全文附錄於後。

仔細琢磨,你會發現,今天中共統治西藏的方法,仍在張蔭棠的十九條裡打轉,甚至連具體到聯絡尼泊爾以制約印度,今天都照辦不誤。張蔭棠在西藏的具體作為,這裡無需羅列。他在西藏時間較短,僅有一年多。其作用主要在於籌畫和倡導,當時付諸實施的並不多。他為中國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如何對西藏確立主權提供了政策基礎。繼他之後主持藏務的駐藏大臣聯豫,雖然出於嫉妒而對張蔭棠進行排擠,但是在推行收取西藏政權的治藏政策方面,兩人實為一脈相承。聯豫的作用是在張蔭棠籌畫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實施和推廣。

張蔭棠和聯豫在藏期間,正好是十三世達賴喇嘛為躲避英軍連續五年流亡在外,造成藏人群龍無首,為中國人收取西藏政權提供了有利時機。他們清除西藏官員中的親英派人士,重新任命噶倫等官員,改革政權體制和設立新的政府機構。聯豫比張蔭棠更進一步,力主由駐藏大臣直接管理全藏政事,將全藏政權收至駐藏大臣衙門系統,而不再通過噶廈政府。還有比聯豫更激進的主張,甚至提出把西藏改為中國一個行省,徹底結束藏人治藏的局面,以絕後患。

當時若能做到西藏改省,張蔭棠和聯豫都不會不願意,但是且不說能否克服藏人的反對,首先中國自身就存在不可解決的問題,別說改省,連以駐藏大臣主管藏事的設想,都在很大程度上落空。這個中國自身存在的問題,後面將在“無人進藏”一節裡進行討論。不過,當時在康區同時辦理藏事的趙爾豐,倒是以“改土歸流”的方式,最終實現了收取政權。

所謂的“康”,指包括今天西藏東部、四川西部以及雲南西北一角的橫斷山地區,是藏族三大地理區域之一及藏語康方言的分佈區。由於地理相交,康區也是藏漢兩民族交流比較密切的地區。歷史上,康區主要由當地的世襲土司統治,個別地區間或由拉薩派官管理。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康區隨拉薩對北京的離心傾向增加,也陷入多事狀態,發生多次暴動,攻擊清朝官員和西方傳教士,燒毀天主教堂,連在巴塘主持屯墾的駐藏幫辦大臣鳳全也被殺死。趙爾豐奉命帶兵出征平定,從此開始了他對康區﹙中國當時稱其為“川邊”﹚藏事的經營。

趙爾豐祖籍襄平﹙今遼寧省遼陽市﹚,漢軍正藍旗人,屬較早為滿人效力的漢人之系。其父作過山東泰安知府。

[多維主頁] [每日一章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 


[請發表您的評論] [原書郵購]

明鏡出版社特別授權


多維信箱: cnewsnet@chinesenewsnet.com